行者心语:郑胜天的艺术家访谈作业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4日 06:04    编辑:fashion    来源:《雅昌艺术网》 资讯 » 资讯

策展人“心语”

刘艺

展览的名字是为“行者心语”——行者是为正在行路的人,在中国的语境中还有特指是悟禅修行的人,还有一个神化了的人物被称为“行者” ,那就是孙悟空;行者是行动的人,行者是心怀悲悯的人,行者也是有神蹟的人。

2010年至2012年的近两年的时间里,已是七旬上的郑胜天先生,和他的挚友、加拿大艺术家Don Li-Leger,及华人企业家李琳一道,为庆贺艺术杂志典藏国际版创刊十周年,开始了遍布中国和港台、及世界二十多个城市的几十次往返旅途,访谈了当代最为活跃的五十五位华人艺术家。时至今日过往了又近十年,郑胜天先生为此出了书,也陆续整理出五十一次访谈的五十一个视频。当我们看到这些和听到他讲述在这个项目中的故事,让我们真心的感动和由衷的敬佩。郑先生和他的叁人组一路走来,如行者般带来了五十五位也恰是行者的真心之语,在行者与行者的一问一答中,我们看到了行者的行动是为何而动,行者的悲悯之心源于对活着的参悟之深,真行者的神蹟自然成就于磨砺出的功夫强大,也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世代的一个族裔,面对现世文明和未来的整体精神状况的思考。这些行者都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代表,无论远近都在创造着一个共同的奇蹟,好的艺术一定能开启人之神性的终极理想,每个孤独的行者并不是孤独的,好的艺术都会让人感动。我们将郑胜天先生这个访谈项目整理出来的视频做为主线,加上访谈过程中的主要文献资料,做成了这个展览呈现在温哥华,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们理解这个项目的特殊历史价值和意义。

这个历时近两年的艺术家访谈项目,只是郑胜天先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并作出卓越贡献中的沧海一粟,这个展览也是我们向这位资深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当代艺术的伟大推手致以深深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致以敬意,同时也向这些访谈到的艺术家们致以敬意。 特别要缅怀刚刚过世的加拿大艺术家,这个访谈项目所有访谈视频的拍录者Don Li-Leger先生,并向他致敬。

2019年4月9日,温哥华

左起李琳,郑胜天,简秀枝,Don Li-Leger 2013年摄于杭州江南布衣公司(简秀枝 Yishu出版人)

郑胜天与李琳正在进入北京宋庄艺术家工作室(拍摄:Don Li-Leger 2013年摄于北京)

郑胜天身兼艺术家、学者及策展人,现居温哥华。1990年前,他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及油画系主任,并曾是明尼苏达大学及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梁洁华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及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国际中心创会理事。他目前担任《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国际版)总策划,兼任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总监及亚洲艺术文献库(美国)理事。他策划过众多的展览与活动,论着也常在期刊及图录中发表。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郑胜天文艺选》。2011年温哥华双年展向他颁发「终身成就奬」以表扬其策展工作。2013年,郑胜天获加拿大 Emily Carr 艺术和设计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李丹(Don Li-Leger)早在1970年代就学习艺术和自然科学,并赴亚洲和印度旅行,对当地的艺术,园林和哲学传统深感兴趣。

李丹的视觉艺术创作生涯长达五十年。前二十年他建树了自己作为一位写实(自然)主义艺术家和版画家的声望。受到东方哲学和自然的启发,他从1999年开始了一系列将抽像元素与几何、植物图像、书法和拼贴相结合的作品。虽然这种转变出乎某些人预料,但并未影响他在艺术界持续的成功。李丹的画作常在北美各地展出。他的铜版画、独幅版画和印刷精良的复制品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行。

近年来李丹的兴趣转向摄像和电影制作。为了支持和配合他的好友郑胜天(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创会理事和Yishu杂志的总策划),李丹协助制作和记录了大量中国当代最知名艺术家的文献资料。他也参与过一些北京和纽约的影像项目。

李丹极其关注亚洲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以及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为此他热心致力于促进文化的沟通,丰富和深化了全球之间的联繫。

李丹今年突发胶质母细胞瘤。在与疾病激烈而短暂搏斗之后,不幸于2019年4月去世。家人和朋友都对他深为怀念。

李琳,江南布衣(JNBY(江南布衣))品牌创始人,创意总监。她不仅是Yishu华人艺术家访谈项目的主要赞助者,而且还亲自参与许多访谈并协助录音工作。

“江南布衣“品牌崇尚”创新“,李琳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很大的受益者,她从艺术里得到很多快乐,也能用艺术去影响别人。

李琳爱好观看艺术展和研究艺术品收藏。作为资深藏家,李琳在当代艺术圈非常低调,但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不仅仅是注重收藏,而且积极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许多重要项目。她长期以来赞助YISHU杂志和当代华人艺评奖等多项活动。

李琳认为“艺术更多是提出问题,而设计是解决问题。设计的东西出来是需要有功能的;艺术往往是用很轻松的方式抛出一个问题,但可能就是这个问题要让很多人重新去思考很多,我觉得这是艺术很棒的地方。”

郑胜天访谈艺术家徐冰 2011年北京徐冰工作室

Don Li-Leger与艺术家王广义 2011年北京王广义工作室

《通途之书/为郑胜天之艺术家访谈录作序》摘录

侯瀚如

胜天先生不仅对于华人艺术的肯定和推进抱有大刀阔斧的气势,并置诸开阔的世界视野之中。更加令人称奇和佩服的是,艺术家出身的他,与艺术家之间,永远保持着亲密无间的“私人”关係和关怀……

这51位艺术家既有功成名就者,也有后生新进,既有从事传统绘画的“保守势力”,也有践行激进实验的“开路先锋”。当中不乏游弋于政治风浪或者商业大潮的弄潮儿,甚至兴风作浪者。同时,更多的是在自己的角落楼阁里面壁修炼,苦苦耕耘的“个体艺术家”。总而言之,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实践各不相同,但是都以各自的方式为“华人的”,以致“世界的”艺术风景加上了颜色迥异的因素,使之丰富多彩。胜天先生和他们的交往又往往超出专业的界限,深入到友朋情谊,甚至知己忘年的程度。故而,在这本对谈集合里,我们读到的主要不是从“客观”的角度对于艺术问题的讨论,而更多的是透过对艺术家个人经历的挖掘而暗示他们的创作的前因后果。经常地,我们面对的是一些表面上无足轻重,其实背后大有文章的逸事或遭遇。就像黄永砅在对谈中提示的,在偶然中,艺术的创作去向和艺术家的生活道路的“必然性“得以显露和“解释”。更加意味深长的是,这些“意外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累加起来,就会构成一幅近叁个十年的华人艺术圈子和“全球艺术界”的重要历史图卷。而这叁十年又是一个历史上难得的“大时代”,这本集子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小小的大叙事”,足以让我们从中窥见和感受到这个大时代的激扬和脉动。所谓领略大时代的风采是也。

胜天先生和艺术家们透过面对面的侃谈,于我,同时相信还有我的同代人,总有一种难以一下子说清楚的共通以致神通的感觉。这种“通”是建立于一种“同“之上的。这种”同“就是我们所共同经历过的一种极其普通的生活经历:在一个强权压制和讯息封闭的环境中,每一个有良知的家庭都会极尽所能让下一代通过对知识和想像的追求而获得精神自由,以在最困难的情形下尽量快乐地生存下去,并且敲打藩牢的门,以图最终拆毁那压迫的堡垒。艺术家都忘不了提及他们父母前辈在最困难的时刻对他们寻求知识和美的鼓励和支持。有了这种“家教传承”......选择做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是对于这种抗争的选择。阅读这些对谈,最让我着迷的往往是艺术家们在求学时期如何透过最不可思议又最简便易行的渠道而获得灵感和勇气,如反覆阅读一些翻译欠准,印刷粗糙的杂志书籍,斟酌品味那些颜色失真,剪裁无度的绘画复制品。正是这样的平淡无奇却有刻骨铭心的努力,是我们领悟到为了知识的丰富,表达的自由而“喫苦“是多末值得的事情。这让我们无论是面对政治强权的压制,还是金钱名望的诱惑,或是飘泊海外的寂寞,还有事业有成的喜悦,都会安稳镇定,平心静气地继续前行,并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2014年8月21日,叁藩市

北京黄致阳工作室

北京展望工作室

《当代华人艺术家的微型回忆录》摘录

郑慧华

访谈者郑先生以其对于华人当代艺术的投入和近身参与、对受访者的理解,使得受访对象都能够敞开心胸无所居束地讲述关于自己和创作的故事。属性读来轻松,却也记录了许许多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即使少有对艺术作品的直接阐述,但是当受访者倾述自身经验之际,也就打开了对艺术和创作的另一深层剖析,充满人性。这已如同微型回忆录的对话集结,是五十一组艺术工作者以他们的生命经验为主轴,围绕在他们学习、启蒙和工作与生活的谈论,其各自殊异的生命际遇与回顾,足以让读者窥见一整个时代的肖像。 当代华人的这十年,已是一段具有相当份量的历史过程。在这十多年之间,我们大部份人所生活的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光景中,时代剧烈加速,各方面走向极度物质化、消费化。在此之中,艺术于华人世界的发展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惊人转折,展现出与时代性相应与冲突的各种面貌。受访者所身处的世代,则多半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世界观与身分认同的改变──中国的文革到改革开放,台湾的戒严到解严,香港从殖民时期回归中国。在千禧年后,世界普遍走向后冷战的全球政治经济重新整编之时,华人当代艺术在这股全球浪潮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并且如同一面镜子般,映照着这些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变化。时代浪潮捲动着每一个亲历其中的个体,艺术创作者所陈述的意志与工作,其光芒也在于他们都试图以个人的力量,重新去思考和创造当代人类生存的可能价值。无论成败,通过无数点滴经验所组构而成的这段历史,其意义或许远远大于我们片段零星的想像。 然而这个走向高度商业化与产业化的时代过程,也快速将艺术生产带入「成为消费商品」的巨大生态循环中。如今的艺术生产越来越轻易且快速地脱离它的生产者──艺术家──而走入「艺术物的庞大生产链」,我们越来越常看到艺术像是一种经济活动和文化娱乐工业,越来越少有机会能够回归素朴的生命尺度,以单纯的方式感知艺术创作的意义。矛盾的是,我们其实相信,生命过程的点滴累积恰恰才是艺术价值的本源所在。这本访谈文集是在这样的时代里作为一个实在而重要的补充,以回溯艺术家成长经验来探寻创作的意志。然对于想要理解这个时代里华人艺术家所处的大历史境遇,通过这些拥有不同地域与养成背景的个人口述所表达出来的小历史,也足以在一个宽阔的频谱上反映出社会文化与历史阶段的变化轨迹,并呈现自差异中所投射出的时代「共性」(commoning)。

北京钟飙工作室

​  Don Li-Leger和李琳正在做访谈的准备工作 摄于巴黎严培明工作室

敬候待续......

温哥华融空间艺术发展基金会成员:

艺术顾问--郑胜天

董事成员--黄志荣 张荣华 刘艺 安建军 郭燕 黄晨 Roy Hoh

行政总监--Michael

《温哥华艺术周刊》总监--Hau Yu Wong

The Vancouver R Space Art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rt Adviser:Shengtian Zheng

Board of Directors:Zhirong Huang;Yi Liu;Jianjun An;Yan Guo;Ronghua Zhang;Sen Wong;Roy Hoh

Administration Director:Michael Zhang

“Vancouver Art News” Editing Director:Hau Yu Wong

温哥华融空间/ACC艺术空间地址:

11860 Hammer Smith Way, Richmond, B.C. Canada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6:00pm

查询与预约电话:Michael Zhang 778-319-9921

邮箱:r.space.vancouver@gmail.com

猜您喜欢
热点MOST POPULAR
  • SUQQU美学光谱大师中国内地首展,从容绽放,自我之光
    SUQQU美学光谱大师中国内地首展,从容绽放,自我之光
    2024年3月15日至17日,SUQQU于上海愚园路1175号举办「美学光谱大师」中国内地首展。作为品牌于中国内地举办的首次线下活动,该..
  • 东方气韵 耀世以呈 采撷风华CHENEY CHAN Private高级时装展于巴黎优雅绽梦
    东方气韵 耀世以呈 采撷风华CHENEY CHAN Private高级时装展于巴黎优雅绽梦
    传承东方臻雅风范,缔造当代服装格调。在时尚之巅巴黎,采撷风华CHENEY CHAN Private高级时装展闪耀启幕,中西结合的艺术瑰宝..
  • CANALI 发布2024龙年新春胶囊系列
    CANALI 发布2024龙年新春胶囊系列
    新年伊始,为庆祝中国农历甲辰龙年的到来,意大利奢华男装品牌 CANALI 推出全新2024新春胶囊系列,延续对中国生肖文化的探索与..
  • BVLGARI宝格丽携手赛车游戏《GT赛车》推出Aluminium联名特别款腕表
    BVLGARI宝格丽携手赛车游戏《GT赛车》推出Aluminium联名特别款腕表
    Gran Turismo世界系列赛总决赛于巴塞罗那上演,在总决赛上,BVLGARI宝格丽瞩目发布两款力作:宝格丽Aluminium x Gran Turismo..
  • Giuseppe Zanotti 2024 春夏新品系列
    Giuseppe Zanotti 2024 春夏新品系列
    米兰-高端设计,相遇精湛的尖端工艺与卓越的制造传统Giuseppe Zanotti 2024春夏新品系列聚焦于本质,在看似简单的背后隐藏着设..